2月12日,杭锦旗代表团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、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(草案)、计划报告和财政报告。代表们普遍认为,各报告文字简洁、朴实,回顾工作实事求是,谋划发展科学理性。
杨海宽代表说,政府工作报告对“十一五”时期工作总结很全面,对“十二五”时期及2011年工作安排系统周全,思路清晰,重点突出,完全符合我市的实际,是一个很好的报告。围绕报告,结合杭锦旗的实际,我谈几点建议:一是对“十二五”时期全市各旗区的重点任务应在报告中予以明确,根据各地立地条件、资源禀赋等特点确定相应的发展重点和产业定位,统筹考虑,合理布局。如杭锦旗在发展现代农牧业、新能源产业、能源重化工产业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,市政府应予以重点支持。二是在重大项目摆布上对杭锦旗予以倾斜,并从政策、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。三是要做好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整体规划,根据“三区”规划合理布局村庄,特别是村容村貌整治一定要考虑人口转移、集中发展等因素,分类实施。四是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,目前杭锦旗的发展相对落后,财政收入少,已处在全市旗区末位,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大,特别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严重不足。因此,市财政在转移支付时,不应考虑当地财政收入增量而缩减,要保持稳定并适当予以增加,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。
张世旺代表说,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准确,部署工作科学务实。我理解就是“三个符合”:即符合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,符合全市人民对未来发展的新期待,符合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新战略,是一个切合实际的报告。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(草案)中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%,到2015年达到5300亿元以上,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%,到2015年达到1000亿元以上,全社会固定资产5年累计达到8000亿元以上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%,到2015年分别达到46000元和16000元。虽然地区生产总值与居民的收入并非同步增长,但这些发展指标是总结过去的发展经验,展望新时期的发展远景,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,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后确定下来的,是符合鄂尔多斯市发展实际的,实现上述“五大”目标是没问题的。从国家政策来看,中央将出台支持内蒙古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;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启动;从自治区层面看,打造呼包鄂城市群、呼包银经济带的具体规划中,鄂尔多斯市将被作为重中之重来抓,这将为鄂尔多斯市今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。实现上述目标要求我们要重点抓好“两大战略”的贯彻落实,一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、经济结构,突出抓好旅游、文化、金融、保险、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,大力发展非煤产业;二要着力抓好“顶天立地”的大项目和“铺天盖地”的小项目建设;三要充分调动全市各族人民的共谋发展的主动性,攻坚克难的积极性,形成合力攻坚促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黄永春代表说,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全面客观,取得的成绩令人骄傲,对五年来取得的经验提炼准确,对“十二五”时期及2011年工作部署,思路清晰,目标明确,切合实际,鼓舞人心。下面,谈几点看法。第一,报告中提出“到2015年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6%”,建议同时还应提出全市植被覆盖度的目标。第二,报告中提出“‘十二五’时期,全市各级财政每年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资金要达到总支出的55%以上”,这一目标能否达到,值得商榷。如财政困难的杭锦旗恐怕就难以达到目标。第三,应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,要拿出具体的措施解决旗区发展不协调的问题。如采取发展较快旗区结对帮扶杭锦旗,在项目摆布、资源配置、资金投入上予以倾斜等措施,促进困难地区快速发展,以扭转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。
牛宏军代表说,听了云光中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,很振奋。 “十一五”时期,我市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。报告对“十二五”时期的工作安排是科学的,符合中央、自治区的要求,符合鄂尔多斯市的实际。从提出的增长目标看,体现了富民发展的要求。对“十二五”时期及2011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“定调”非常准确。产业结构调整中,我市要依托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二产,加快发展三产,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。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, 2010年,杭锦旗财政收入不足全市的1%,反映出各旗区发展极不平衡。因此,市政府在大项目、好项目上应给予倾斜,我赞同刚才黄永春代表提出的“结对帮扶”措施,变“输血”帮扶为“造血”扶持,切实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快速发展。我们税务部门要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杭锦旗应抢抓机遇加快发展,要抓住自治区建设“沿黄沿线经济带”的机遇,抓好大项目建设,通过项目促就业,促发展,以经济发展留住和吸引人才,实现良性互动发展。在抓大项目的同时,抓三产项目,在“总部经济”上做文章,依托伊泰集团等大企业,实施一些“短、平、快”项目,切实做大财政“蛋糕”。
道布庆代表说,政府工作报告从“十一五”时期工作回顾、“十二五”时期主要任务、2011年重点工作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四个方面作了阐述,我认为讲得非常实际,符合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。我提几点建议:一是做好城镇及农村牧区发展规划。一定要先行规划,长远规划,并要按法定程序提请人大审批;调整规划时一定要经专家论证和批准机关同意后再做调整。二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、分类实施,特别是移民搬迁时要统筹考虑。三是生态建设要切合实际,应以恢复植被为主,尤其是公路两侧绿化要因地制宜,适地适树。四是在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上,对落后地区给予支持。五是做好转移农牧民的就业工作,政府要加大投入、分类实施、持续开展就业技能培训,促进转移农牧民充分就业。六是在开展公路两侧村容村貌整治的同时,要改造其他区域内的农村牧区危房。七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和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