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12日下午,达旗代表团认真审议了云光中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,代表们结合地区实际,积极建言献策,共谋发展大计。
马林代表说,近年来,鄂尔多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,成绩有目共睹,令人振奋。但是,从全市发展来看,“十一五”期间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05元与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56元相比差距较大,城乡发展不均衡,政府应加大城乡统筹力度,缩小城乡差距。按照市政府“三区”规划,达旗生态自然恢复区的移民政策得到了很好落实,而沿河滩涂国堤附近的农牧民,生存生活条件恶劣,国堤外靠堤房屋长期受凌水浸泡,房屋渗漏严重,农牧民生命财产安全面临极大威胁。建议市委、政府统一将沿河滩涂地区移民纳入整体移民规划中。
赵永亮代表说,鄂尔多斯市的发展成绩令人鼓舞,成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个典型城市之一,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地级市前20位。从经济结构上看,三次产业比例为2.7:60.2:37.1,二产比例较大,说明成绩的取得主要依靠资源性的开发和投资,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较为凸显。近年来,达旗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,一些大中型企业的相继落地,发展前景美好。在新农村建设中,达旗风水梁通过走獭兔养殖、产业支撑的路线,坚持规模化、产业化、专业化、系统化、现代化、市场化的运作模式,不仅使移民稳得住而且能致富,成为了新农村发展的典型。
张玉亮、陈柏树代表说,政府报告中提出,“十二五”时期,全市将各级财政每年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资金要达到总支出的55%以上,体现了政府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。但是随着我旗的迅速发展和土地规模化经营,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,一些非法上访案件时有发生,针对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建议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基层领导干部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的整治力度;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非法上访案件的打击、整治力度。
邱金来代表说,过去五年,我市在城镇建设、工业经济发展、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,非常振奋人心。报告提出的今后工作目标明确、重点突出,符合我市实际。报告中提出,原煤生产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到1/3以下,非煤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0%以上;到2015年,全市地方煤矿开发主体控制在50个左右,煤炭产能控制在5.5亿吨左右,回采率和洗选率达到75%。说明我市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单一依靠能源向能源深加工和低碳、高效、环保方向转变。“无农不稳、无工不富”,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。就达旗来说,有200万亩农田,在抓好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,也要注重抓好农业经济的发展,做好土地这个大文章,建议市政府在农业发展方面,在政策、资金、项目上给予倾斜,特别是对农字号企业的发展要大力扶持,拉长产业链条,积极调整产业结构,发展规模农牧业和效益农牧业,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。另外,因自然气候和政策方面的因素,我旗生态恢复区投入少,土地贫瘠,农牧民种植收获少,生产生活条件差,不适宜生存居住,应加快生态恢复区的移民力度。
奇均代表说,政府工作报告从综合经济实力提升、经济结构调整、城市面貌改变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实事求是地回顾了我市“十一五”期间的发展成就,科学谋划制定了“十二五”的奋斗目标,令人鼓舞。近年来,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,我市农村面貌也发生了很大改变,城乡统筹发展步伐不断加快,建议政府在“十二五”期间,在沿河经济建设和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等方面配套相应的政策措施,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,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农牧民的生产生活,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,加快城乡统筹步伐。
刘根外代表说,“十一五”时期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%和13.7%,2011年年均增长率调整为14%和13%,说明市政府非常关注和重视缩小城乡差距,统筹城乡发展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市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、深入实施科技和人才强市战略、保障民生等方面有了新的举措,作为基层代表,我们一定要把会议精神传达好、落实好,为城乡统筹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,促进社会和谐。